您的位置 :首页 >>骨干教师>>丁桂珍>>>>阅览文章

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

发表日期:2009/10/9 12:49:2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02位读者读过

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

一、教材分析

《牛津初中英语》的编排体系和结构

《牛津初中英语》按照 “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相结合的思想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各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围绕话题内容的是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

英语课程的任务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

4.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Reading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

通过学习围绕话题的阅读材料从而学习本单元的主要语言知识,为完成“中心任务”打下语言基础。

关于词汇要求

  《课程标准》在词汇方面的要求明显高于原《教学大纲》。《牛津初中英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传统词汇教学的旧格局,力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

《牛津初中英语》中的生词有这么几种类型:1)要求学生掌握的四会单词;2)暂不要求所有学生掌握的单词(词汇表中用*表示);3)由于行文和上下文的需要,教材无法避免的纲外词汇(词汇表中用△表示)。教学中,应在保证掌握四会单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尽量多的掌握其他单词,另外,对具有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学习潜力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

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全文内容.

2.会使用一些单词,短语和句型.

3.能运用所学单词,短语和句型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4.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Part 1 复习reading第一课时内容,强化文章结构.

Part 2 语言点(用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操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学中用,用中学)

Part 3 巩固 (口头和笔头相结合)

说感受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言点的教学难度较大.课程内容往往比较枯燥,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之,语言点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

     我听到,我忘记

     我看到,我记得

     我做过,我会了

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巧妙采取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设计丰富多彩的操练方式,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知识,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避免枯燥,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去说.

三、教学思路

初中英语牛津课本中的阅读课,教师通常会把它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着重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技能的培养。第二课时处理阅读文章中需要学生掌握的语言点,主要指某些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用法。在第二课时的处理方法上,很多老师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用法,出现教师讲一节课,学生记一节课的现象。这样就违背了英语教学中使用语言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的要求。那么,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方法呢?结合我在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中的体会,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复习语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强调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主动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的价值与重要性。试想,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没有着浓厚兴趣和热情,又有什么东西可以引导他去主动而又轻松地学习呢?语言点的教学处理不好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这样就不利于教学的成功。因此,一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点的热情。

  牛津初中英语8A第四单元的阅读课是讲大熊猫的成长过程。第二课时的开始,我就让学生猜谜:

I like living in south-west China.

I used to eat meat long long ago.

Two of my family members have been sent to Twaiwan as the present.

It’s so pity that I only have black and white photos. I wish to have a colourful one.

I look very tired every day because of my eyes.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当他们猜出来是熊猫时也就自然引入到本课主题。

二、精选学生必须掌握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阅读第二课时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又一原因在于教师忽略课标要求,尽其可能的挖掘出阅读文章中的每个语言点,导致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消化不了。事实上,有的语言点学生目前根本不需要掌握。这样的话,学生只能忙于记下一堆语言点,而该学的也没有时间操练透,掌握牢。

   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的四会单词,精选出10个以内的词组或句型让学生重点学习,其中更为重要的语言点就多给学生操练,巩固,保证学生掌握牢,会运用。

三、在语境中教学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其社会交际功能,因而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语言交际不可能在真空里进行,它必须发生在一定的场合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所以,语言和语境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忽视了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人们的交际就无法实现。因此,英语教学离不开语境,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有交际的语境里,培养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有效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各种语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教授语言点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主题将这些短语、句型用一个故事串联起来,增强课堂的整体性。对于每个独立的短语、句型,也应该给出贴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式下操练运用

   1.单个短语的操练方法

教授短语绝对不能仅仅是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并划出来再课后背诵那么简单,关键还是在当堂的记忆和运用。教师可以采取填空、看图造句、选词填空、情景造句、自由讨论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强化对短语的理解。操练的顺序也应该是从语言点呈现到机械操练,再到灵活运用,层层递进。

   2.口头与笔头结合

    语言点的教学不能光局限在口头操练,有些地方还应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进一步巩固所学。

    牛津初中英语8A第四单元的阅读课中,关于大熊猫的词组有许多需要学生掌握,这就涉及到拼写。我就把几个词组整合起来,设计了竞赛听写的活动,我报三遍,看谁记得完整。It is dangerous for baby pandas to look for bamboo shoots and leaves on their own. Hunters will kill them. They are in danger.

    这样既检测了学生对一些重要单词拼写的记忆,也检测了学生对一些词组的熟悉度。

   3.综合整课的语言点操练

    每篇文章的语言点是独立的,但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必然有他们之间的联系性。综合整课的语言点操练一个主题不仅能巩固全课所学,还能为写作话题打下基础。

    在牛津初中英语8A第六单元的阅读课中,是讲一学生把Timmy如何遭遇地震,如何被困又如何被救的过程写下来放在网络上。因此,综合操练时,我也让学生假设遭遇地震,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为网络地震主页收集材料。Suppose you survived the latest Taiwan earthquake. Please tell your story to others and put it on your home page. 

总之,在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利用因素,创设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课堂本身就应视为一个语言交际场合,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模拟的或真实的语言环境,采用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练英语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用英语,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