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骨干教师>>赵伟华>>>>阅览文章

引导学生挖掘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日期:2009/11/13 10:17:4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94位读者读过

教书十余年,感觉数学这门学科不愧拥有自然科学的皇后的称号,它本身具有许多形象、生动而具体的美的特征。据调查大多中学生却把数学看作是“一堆绝对真理的总集”或是“一种符号的游戏”,难以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学习的热情才能真正地激发起来!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用生动的语言,美妙的方法,形象的现代化电教手段,精心设计的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理解数学美,进而去追求美 ,创造美!

数学作为人类智慧最原始的创造,刚一产生就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斯学派就提出:"一切立体图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美随着数学的产生而产生。在引导学生欣赏数学外在美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发现和品味数学的内在美。例如,解析几何里,一个方程代表一种图形,不同的图形不同的方程。x2+y2=R2代表一个园。那么,圆与方程有一种非常和谐的美,教学中要向学生指导明确这一点,让学生体会解析几何这一数学体系的内在美。早期的代数和几何之间曾是若即若离,而当两者的桥梁解析几何一诞生,就使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如今的数形统一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初中教材中的数轴、函数以及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从中感觉到了数和形的美妙结合。再如,空间图形都可以简化抽象为点、线、面、体,这也充分显示出数学统一与和谐的美,如今的数学已成为由各个数学分支紧密结合而成的和谐统一体。这种美是精细而又深遂的,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细细体会。现实生活有许多复杂的问题,物理的、化学的、天文的等,最后经过数学方法解决,这又体现了数学的美妙。我们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数学美,也体验了数学知识。
  
我们的每节数学课,几乎离不开概念的教学,概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名称或术语,而对这些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了它们的定义。每当对定义进行教学时,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文字是数学中最完美的语言:精练准确,简洁明了,具有二重性,既充分又必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数学的教学中更离不开三种语言的转化:文字语言,通行世界的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如:“数a大于零”这一文字语言,可用符号“a0”表示,图形:   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数学以其简洁的形式,从一组简洁明了的公理、概念出发而推证出各种令人惊叹的定理和公式,使教师和学生们在每次的推证中洞察到其内在的和谐性和秩序性,从中产生一种崇高、博大,妙不可言的审美感受。正如绘图时用三种原色绘制出各种色彩缤纷的图画或简谱中凭借七个音符谱写出各种令人心醉的乐章所带给我们的艺术美的享受一样!

在如八年级数学黄金分割这节课,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了古希腊时期的巴特农神庙、乐器上琴弦的支撑点、美女神像蒙娜丽莎等图案的作品,并给同学们评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化价值,体会黄金分割的具体运用,艺术家利用它塑造了令人赞叹的艺术珍品,科学家利用它创造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而黄金比0.618也是最迷人的数字,要让同学们感受到0.618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其应用之广,效果之理想是无于伦比的。如写字时,如果握在笔杆长度的0.618处,就会书写速度快而省力,又能使字体优美;冬天暖气的温度调节为23℃时,与人体体温37℃之比正好接近0.618,我们会感到很舒适;我们教师讲课时所站的最佳位置,应在讲台宽度的0.618处,这是可以更好的显示我们的表情,声音效果也会发挥的最好;更奇怪的是人体的许多比例都是0.618,如果符合这一最佳比例,它能使人看上去很美,且能使人用最少的能量支出,获得最好的运动效果,若比例不符合黄金比,爱美的女士们总爱穿高跟鞋来弥补,可是高跟鞋的高度不是越高越好的,人的肚脐是全身的黄金分割点,你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比例是否合理!…

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在于发现。

数学中的美,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定理或公式,并通过演绎而构成一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象。正确性是数学中绝对的准则。但这种真,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初中生受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的限制,很难把数学中的美充分体味出来。但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就一定会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各种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