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骨干教师>>王宁>>>>阅览文章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发表日期:2011/10/12 10:58:0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48位读者读过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王宁   211111

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

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去探索与实践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确实,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随着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去探索与实践的。

 

一、目前课堂提问的现状反思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其实华而不实,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这样的提问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思维难以展开,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影响了教学效果。

 

    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提问时叙述过或者使用冗长而凌乱的措词,使学生不明其意,例如,讲一元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提问:“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提问措词不清,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也不好表达。

 

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5、 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二、有效性课堂提问的几点建议

 

   1、提问语言精练,指向明确

 

  要使课堂提问有效,首先要做到问题的指向明确、提问针对性强,不能不着边际、过于空泛,使学生不知从何回答。如教学“认识物体”时,课伊始,教师出示各种物品的包装盒,提问:“你能给这些物体分类吗?”由于问题指向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回答。

 

2、提问时机恰当,问题少而精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课堂的设问不是为问而问的,应把握时机,诱发思考。例如在教学“左右”时,教师让两个学生面对面做拍手游戏,结果两人为哪边是 “左边”而争论起来。这时教师提问:“为什么他们两个的左边不一样呢?”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问题的提出又具有挑战性,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另外,提问的数量应少而精。

 

 3、问题难度合适,难易适度

 

  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难度要考虑三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三要考虑问题的解答距。

 

 4、问题设置疏密相间,留给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疏密相间,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5、答题评价及时,客观正确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做好及时、客观、正确的评价。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再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当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教师要肯定正确的部分,而后探问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或建议”;当学生的回答错误时,教师可用婉转的语言采取探问、转向或重新设问等教学处理策略,也能让回答错误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当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