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骨干教师>>尚晓峰>>>>阅览文章

当班主任遭遇学生拒绝的时候

发表日期:2009/10/14 9:07:2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611位读者读过

当班主任遭遇学生拒绝的时候

 “陈宇轩,老师想交给你一个为大家服务的机会——负责班级纪律问题的纪律委员,怎么样?”放学后,我叫住陈宇轩。满以为他会高兴地马上答应我,可他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想当纪律委员!”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知道陈宇轩个性比较强,如果此时硬逼着他,肯定会适得其反。于是,我耐心地做他的工作:“陈宇轩,老师之所以让你负责有二个原因:一是你以前当过纪律委员,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二是你管理能力强,在班里人缘又好,同学们肯积极配合。你当纪律委员最合适不过了,怎么样,干吧?”回答我的是一阵沉默。我意识到他可能有难处,便问道:“你能告诉我你不想当纪律委员的原因吗?” 他注视着我,好长时间都不说话。在我的追问之下,他终于开口了:“我怕得罪人,别人会说我是‘狗腿子’。”他实话实说。我没有死心,继续开导他,如果这次他能想通,答应当纪律委员,就无疑让我有了教育他的切入口。因为前几天我让他参加运动会、国庆文娱演出,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在班里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我正愁无法对症下药呢。“陈宇轩,如果你怕当纪律委员会影响你跟同学的关系,我可以做你的坚强后盾,纪律委员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就是‘临时班主任’,享有绝对权威。再说当纪律委员,把我们班的纪律问题搞好了,创造了好的环境,对大家的学习提高都有好处。而且这么重要的职务,一般的人我还信不过。”

我想用“优惠政策”来打动他。回答我的仍然是沉默,他看我的眼神分明在告诉我:我就不当,看你拿我怎么样。还是不要对他逼得太紧,让他回去考虑考虑,这样既给了他一个台阶,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台阶.

于是,我让他明天再给我答复。第二天,他还是那句活:我不想当纪律委员。从教这么多年,这样的学生还是第一次碰到。陈宇轩的答复让我真正尝到了被学生三番五次拒绝的味道,教师的“权威”在这里似乎根本就不存在。他的“拒绝”让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我觉得有必要与他的家长沟通一下。我和他母亲苦口婆心,“软硬兼施”,结果还是那句话:我不想.我一时束手无策,暂时“投降”,放弃了。

陈宇轩同学不理会家长、老师的教育,一意孤行,如此“固执”,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陈宇轩在我们班比较突出,思维活跃,全面发展。平时他常常自以为了不起,有时甚至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而且听不进任何劝阻。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有自我中心的性格障碍倾向,其主要表现为: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毛病的产生与家庭的过分娇宠、生活中的一帆风顺、片面的自我认识有关。

认识到这一点,我立即采取“行动”:不再盯着他当纪律委员,而是另选他人,让他意识到,没有你班级活动照样能进行。一周下来,我班纪律问题受到了分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同时,在学校开展其他活动时,我也有意欲擒故纵,不再眼睛老盯着他。当其他同学取得成功时,我便在班里郑重地表扬,既鼓励了参加活动的学生,也有意地帮助了陈宇轩正确地认识自己,让他懂得既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更要看到优点和长处,不要以为别人都不如他。这一招还真有了一定效果。看到别人都在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而且成绩优秀,陈宇轩被触动了,老子天下第一的霸气收敛了不少,他不再只坐着等人邀请,因为再没有人“求”他参加了。

不过,我觉得对陈宇轩的教育仅仅只是开了个头,还需要继续寻找恰当的教育方法,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让这样的学生在班里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这对于他今后在社会上的立足与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感受到孩子是有自己的思维愿意趋向的。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想法去左右他。比如让陈宇轩负责班级纪律管理这件事,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找到他。满以为他会高兴地答应我。可是他却冷漠地拒绝了我,我当时真想把他叫过来狠狠说一场:老师布置的事为什么不接受?可是我当时没有这样做。我寻找了另外一种途径。通过激励他人来冷漠他、刺激他。他一直以为自己很优秀,这些事没有我不行,经过这样一刺激,看到其他同学也能做得很好。他骄傲的心受到了打击,激发了对荣誉新的追求。我的这种做法教育了他,克服了他的骄傲情绪,这样既锻炼了他人,又教育了陈宇轩同学,可谓是一举两得。同时也提醒了我,做为一名班主任,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以怀柔代替生硬。一旦学生出现反常的言行,切不可急躁,有必要从学生心理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